应县人民政府

关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9-03-13 来源:

应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34)


关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9年2月21日在应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应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段清章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应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以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县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和对右玉精神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省“三大目标”定位要求和全市“生态立市、稳煤促新”、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塞上绿洲、美丽朔州”的决策部署,坚持“两个同步提升”为工作主题,深入推进“五大战略”,着力建设“三大基地”,凝心聚力,精准施策,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5.2亿元,增长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亿元,增长24.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5亿元,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5亿元,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3元,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62元,增长8.9%。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1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8%,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降幅,劣V类水体比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排放量降幅等约束性指标均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二)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县委、县政府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促发展、保投资、稳增长的有力支撑,扎实开展“项目集中审批季”“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包重点工作任务、重点项目清单+“五包”责任制,保证了项目落地开工和时序进度,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实施总投资30.64亿元重点项目66个。其中续建项目16个,新建项目50个,当年开工64个,开工率达到97%,累计完成投资15.2亿元。同时,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库,储备了一批新兴产业、民生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重大项目,为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开展主题招商、定点定向精准招商,全年签约招商项目20个,总投资26.37亿元,其中开工项目12个,开工率60%。成功承办了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仅我县就签订贸易订单78份、交易额5.3亿元,扩大了应县陶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一是现代农业稳步提升。以建设“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主攻,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不断调结构、提品质,现代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粮食总产量7.5亿斤,蔬菜总产13.3亿斤。全县奶牛饲养量达到6.5万头,肉羊饲养量稳定在120万只,生猪饲养量达到16万头。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8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05万亩,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生态畜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新增“三品一标”认证7个,发展产地认证2.25万亩,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32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64.31亿元。二是工业规模持续发展壮大。围绕产业提质增效,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型产业并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扎实推进了总投资11.05亿元的26个产业转型项目,以陶瓷、农副产品加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新增规上企业4家,规上企业达到42家。雅士利小包装生产线、华伦建陶高档内墙砖、吉呈生物生产线扩建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成功申报市级以上技术中心6家,陶瓷企业发展到21家32条生产线。三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融合。围绕建设“晋北文化旅游基地”,加快推进景点景区开发,成立了木塔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规划了6条乡村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承办了全市5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旅游招商推介等活动,举办了一系列民俗传统文化节,木塔景区全年接待游客42.3万人次,同比增6.9%,门票收入695.3万元,同比增5.6%。

(四)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完成了应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修编工作。以打造美丽、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为目标,扎实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建设保障性住房600套,完成了广和街道路改造工程;新增供气供热供水管网11.79公里,实施了县城污水处理提温增效和建筑垃圾填埋厂2大工程,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完成了总体规划草案,启动了“5+1”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了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工程,改造危房247户、旱厕430座,铺设雨污分流管网32.5公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6座,清理垃圾1000余吨。小石口、北楼口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接马峪、东辛寨村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举办首届农民丰收节,完成了47公里“四好农村路”、镇子梁水库大桥主体、道路养护提质、安全生命防护4项工程;开工建设了古长城旅游公路清凉庄—小石口段工程,交通路网体系进一步健全。

(五)三大攻坚战取得新进展。精准脱贫方面,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通过产业扶贫、光伏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生态扶贫、政策保障、贫困村提升、干部帮扶、企业结对帮扶等措施,实现线上标注脱贫1641户3266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持续开展恶意逃废金融企业债务、化解企业担保链风险、清收处置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专项行动,引导银行业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各类风险有序可控。污染防治方面,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整改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成营造林3.75万亩,县城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到427.2万平方米。强化水、大气、土壤三大污染防治,完成“煤改气”4166户,完成万豪诚盛供热公司脱硫除尘改造和福润生物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封堵非法排污口21处,整治违法企业42家,刑事、行政拘留19人。扎实抓好桑干河清河行动,打造了鸿浩村环境综合整治、浑河古河道治理等亮点工程,桑干河应县段出境口李家小村断面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Ⅳ级标准。积极推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整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年优良天数271天,环境空气质量全市排名第二。

(六)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振兴再创佳绩。完成了24所学校“全面改薄”和金城镇中学操场建设工程,县一中教学楼投入使用。开工建设育英幼儿园和金城镇中学综合教学楼项目,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高考成绩稳中有升,二本及以上达线人数1452人,总达线率达到41.43%。县一中达线率62.1%,县职中被评为山西省中等职业改革发展和国家国防教育示范校;特殊教育学校正式投入使用。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加强,家庭医生签约12.8万人,为25.12万名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完成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1878例、城乡妇女“两癌”筛查1.2万人。顺利通过省级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复审评估,中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即将完工并投入使用。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实施扩大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持续推进社保扩面提质工程,征缴各类保险3.08亿元,发放5.01亿元。新建农村日间照料中心25家,总量达到46家。发放各类民政资金2亿元,受益群众达4.2万人。超额完成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目标任务,确保群众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文化体育事业又有新进步。“两馆”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县图书馆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一级馆”。群众文体活动广泛开展,组织编排的文体节目多次在省、市展演并获奖。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关闭违法违规企业18家。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强化严打整治,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引深“平安应县”“法治应县”等创建活动,实现所有行政村视频监控全覆盖。集中力量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战,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12个,抓获团伙成员73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8起,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县领导进接访大厅接访制度,集中开展特殊疑难信访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全县安全生产和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七)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获批,“放管服效”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县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24家单位、521项审批事项纳入政务大厅集中受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企业“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扎实推进,全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776户。全面完成了农村土地确权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了银行机构包联帮扶重点项目、重点产业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加力。完成了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有条不紊地开展,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

(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县发展面临不少有利条件:一是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不会改变,“一带一路”,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为我县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空间提供广阔舞台。二是全省经济发展由“疲”转“兴”,省委又在“两转”基础上拓展了新的局面,深刻把握中央“五个必须”规律性认识、坚定不移把供改和综改相结合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加大以改促转力度,以“三大目标”引领经济发展各项工作,特别是出台一系列惠民举措,启动新一轮高新企业五年倍增计划,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等,为我县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市委大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把产业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实施“生态立市、稳煤促新”和“2+7+N”产业发展战略,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首要任务和有力抓手,以新型化为方向做强传统产业,以多元化为方向做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实体经济主体数量和质量“双增强”。对外开放、区域合作的层次和力度加大、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发展的空间和平台更加广阔,新的增长动力将加速形成。四是从我县目前的整体发展态势看,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委、市委新要求,坚持“两个同步提升”,着力实施“五大战略”,建设“三大基地”,转型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势头,新兴产业体系已初具规模,特别是省政府批准应县设立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势必会促进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和科技创新,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经济稳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一是经济总量较小、特别是工业经济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差,运行质量不高。二是投资结构不优,产业项目个数不多,经济增长缺乏大项目支撑。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仍然较重。四是县财政运行依然困难,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公共服务保障压力加大;民生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教育、医疗、养老、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短板还不少,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难度加大,巩固脱贫成果任重道远。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以更大的决心和有效的措施,举全县上下之力加以解决。 

(二)总体思路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和对右玉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供改和综改相结合作为经济工作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认真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深入实施“五大战略”,着力打造“三大基地”,努力实现“两个同步提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保持经济合理区间,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奋力谱写“塞上绿洲、美丽朔州”的应县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三)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1、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力争达到7%以上;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上年,力争扭负为正;

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左右;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6%;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

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下降比例、全县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比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劣V类水体比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幅度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三、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实现2019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实现经济实力新提升。紧紧扭住转型项目这个“牛鼻子”,扩大有效投资,积蓄发展后劲,不遗余力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围绕产业转型、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生态治理四大板块,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80个(续建项目28个,新建项目52个),总投资58.12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1.18亿元。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1-5亿元项目9个。在产业转型上,重点抓好总投资37.1亿元的46个转型项目建设,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现代农业和房地产8个领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抓好公路、城乡基础设施等方面总投资6.68亿元的23个项目建设;在民生改善上,重点抓好教育和棚户区改造总投资9.53亿元的7个项目建设;在生态治理上,重点抓好总投资4242万元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全面启动总投资4.38亿元的桑干河应县段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要用好国家和我省出台的支持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争取更多的产业项目列入全省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强做大陶瓷、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推进新型工业提质增效。二是要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确保项目如期落地、开工建设。继续开展“项目集中审批季”和“项目集中开工季”活动,落实县四大班子领导和部门全程包抓项目责任制,建立健全项目联审联批、县领导包联、牵头部门负责、督查考核和奖惩五项制度,严格落实项目一站式服务制、限时办结制、延误追责制和领导责任制,着力做好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资金安排、土地、电力保障等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推动全县投资大增长。三是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实效。继续抓好“1+8”专项行动,努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招商优惠政策,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围绕“四个对接”,立足我县陶瓷、农副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编制专业招商方案,开展主题招商、定点定向精准招商。营造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承办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契机,搭建招商平台,加大宣介力度,吸引更多客商来应县投资创业。强化招商项目跟踪落实,推进招商引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二)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中国最具价值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城市功能,改进城市管理,全面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推动形成中心带动内外联动协调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加快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启动编制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供气供热等8个专项规划。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力布局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功能完善、绿色智慧、管理科学、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重点抓好木塔景区文物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完成瑞东北路、东关街、八中八小门前街雨污分流管网及道路恢复、县城污水处理提标改造等项目,推进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开工建设。完成万豪诚盛热力公司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新增2台130吨硫化床锅炉,铺设供热管道6.5公里。启动建设旧城东街两侧东北角、西北角和东南角城中村改造项目。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品质和开放功能。加强市容市貌综合整治,严厉打击破坏城市公共设施、绿化设施以及未批先建、乱搭乱建、抢搭抢建等行为,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扎实推进应繁高速和通用机场项目的前期工作,全力配合好原大高铁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大县城、大园区、大集镇、中心村”城乡一体化战略布局,合理规划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要素配置,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竞相发展的特色小镇和中心村,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推动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三)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坚持规划引领,以打造“农业发展特色区、美丽乡村示范区、乡风文明先进区、农村改革先行区、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为目标,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全面建成小康应县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立足我县农业资源禀赋,重点围绕粮食、蔬菜、畜产品、中药材等农产品,在“特”字上做足文章,在“优”字上下足功夫,逐渐走上一条高质量特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南菜北牧”两大板块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有机旱作农业,新建蔬菜移动大棚2000亩,全县蔬菜面积稳定在30万亩。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建设30万亩玉米生产功能区和10万亩小杂粮有机旱作生产区,粮食总产稳定在7.5亿斤以上。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建设10万亩优质原生态黄芪基地。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应州绿”“应县紫皮大蒜”“乾宝黄芪”等特色农业品牌知名度。推进标准化规模健康养殖,积极发展青贮玉米、燕麦草和苜蓿种植,强化标准化棚圈建设,建设全省生态畜牧养殖基地。力争全县奶牛饲养量达到7万头,肉羊饲养量达到130万只,生猪饲养量达到18万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进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全面推进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城郊经济。依托城郊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拓展农业功能,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国家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村镇、田园综合体。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加快推进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大象集团畜禽无害化处理等项目建成投产,努力创建全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善农村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古长城旅游扶贫公路、“四好农村路”、镇子梁水库大桥等建设工程,新建南河种镇客运站。以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加快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启动实施7乡20村垃圾污水治理项目,完成脱水蔬菜企业废水集中处理工程,积极推进3个村垃圾中转站建设,启用南河种镇西堡村垃圾中转站,打造一批示范村。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继续清理整治“大棚房”,完成剩余3276户存量危房改造任务。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农村“三基”建设,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四)聚焦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中国最具价值文化旅游目的地。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平台,以资本为纽带,彻底解放思想,创新旅游开发机制,全方位开放旅游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把文旅产业培育成为强县富民的重要支柱产业,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强化木塔景区辐射带动作用。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全面拓展以古建筑保护与研究为主题的高端旅游产业开发,围绕佛教古建文化,深度融入五台山、云冈石窟、恒山宗教文化旅游黄金圈,致力打造以木塔为轴心、净土寺和明清古寺庙为主体的佛教、古建、辽金文化核心区和民族大融合展示区。今年重点推动中国木建筑研究中心在我县落地,筹划建设斗拱博物馆和文物展览馆,在北京举办应县国际旅游推荐摄影艺术展,召开文化旅游发展推进会。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各类文化竞演和体育赛事等活动在我县举办,开展文化旅游节庆活动,邀请国内一流旅游策划公司、创意和投资团队,统筹谋划木塔景区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着力解决木塔景区景点单一、运行规模质量不高等问题,继续推进木塔周边街区改造,进一步提升木塔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民俗文化及边塞风情景区建设。以木塔为中心,以石柱山、龙首山、跑马梁等景点为载体,收集整理我县两千多年历史沿革中形成的最具地域鲜明特色的民俗文化,深入挖掘和重塑我县自然人文景观独特的文化内涵,建设一批集农业观光、瓜果蔬采摘、休闲旅游康养、农耕体验、民俗体验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积极推进长城旅游文化带建设,培育发展研学游、自驾房车游等新业态,推动形成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业,全力打造以木塔旅游景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开发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建设中国最具价值文化旅游目的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成果,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文明守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加强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推进全民健身行动,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五)致力解决突出问题,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持续实施产业开发、就业帮扶、政策保障等措施,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持续推动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线”衔接。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着力加强贫困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省级重大交通工程在贫困村布局。大力实施贫困村电网改造升级,优先将村级光伏扶贫项目的接网工程纳入电网改造升级。坚持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常态化,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扶贫项目群众参与、产业带贫等机制,推广金融扶贫“返贫险”,做到应纳尽纳、返贫即入,应扶尽扶、脱贫即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强力推进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山上治本、身边增绿和生态富民,抓好龙首山集中连片绿化、南山生态治理、桑干河沿岸绿化“两山一河”生态治理工程,启动桑干河生态修复工程,力争完成营造林5.1万亩。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稳步实施集中供热、“煤改气”等工程,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工业、机动车、扬尘污染等综合治理,强化环保执法监管,加快发展绿色建筑,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绿色出行。做好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空气优良天数持续增加,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蓝天白云。全面落实河长制,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定实施《应县土壤污染防治2019年行动计划》,落实重点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进一步引深“铁腕治污”行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确保完成年度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强化金融监管和服务能力,加强金融风险源头管控,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努力化解企业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加强社会公众投资教育,增强防范金融诈骗意识。

(六)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激发转型发展活力。聚焦影响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以改革“一子落”带动转型“满盘活”。推进开发区全面启动和创新发展。紧紧抓住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的机遇,按照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总体要求,全面启动开发区建设工作。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布局产业转型项目,有效发挥开发区集聚承载功能,促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用足用活土地政策,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凋敝宅基地改革,加大造地力度,有序推进园区土地征收储备和转用审批,全力保障开发区项目建设用地。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加快推进审批服务“马上就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覆盖,全面推开“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统一化常态化,进一步拓展“13710”工作制度,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建立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启动应县农村信用社改制农商银行工作。推动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电力直接交易,加快电力直供平台建设,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电力直供。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充分发挥村经济联合社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激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壮大集体经济,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落实支持民企发展政策。用足用好省、市、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全市加快陶瓷产业做大做强十条措施,进一步推动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质增效。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专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人才引进、使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同时按照中央和省市机构改革部署要求,完成党政机构改革。

(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普及学前教育,加强城镇住宅小区和农村幼儿园建设,扶持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完成县一中公寓楼、金城镇中学综合教学楼、第七幼儿园改扩建和育英幼儿园建设工程。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继续扶强县一中龙头,引领普通高中新高考改革。加强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全县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充实加强教师队伍,选优配强中小学校长,推动教师中级职称评聘工作。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完善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推进医疗集团八大业务中心、八大管理中心规范运行。加强与北大人民医院、大同五医院、同煤医院医联体建设。招聘补充医务人员,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妇女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和“两癌”筛查服务,推进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建设,巩固省级妇幼优质服务示范县成果和新一轮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成果,提升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切实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积极扩大就业空间,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加快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住房公积金财政配套比例,保障干部职工福利待遇。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实施高龄和失能老人关爱行动工程,加快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推进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继续做好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工作。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应县、法治应县建设,大力开展“七五”普法,实施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整治和规范信访秩序,完善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做实做细各类利益诉求群体的信访维稳工作,妥善处置各类信访事件。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做好重大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加快推进其他民生工程。

各位代表、同志们,改革再扬帆,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心聚力、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应县不懈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19年2月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体验最佳浏览效果!  网站支持IPv6访问
主办单位: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人民政府    
晋ICP备08001813号    网站标识码1406220002     晋公网安备 140622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