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6日在应县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王守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县政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推进五大创业工程,实现全面振兴目标”这一新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力落实“办好九件实事、抓好九项工作”的年度目标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刷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4285万元,同比增长4.4%。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38333万元,同比增长3.1%;二产增加值完成30107万元,同比增长4.8%;三产增加值完成45845万元,同比增长4.9%。财政总收入完成818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99万元),同比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92元,同比增长1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4元,同比增长8.8%。
  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以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一是通过落实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粮食直补、农业税减免等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全年共发放粮食直补资金255.96 万元,减免农业税770万元,组织落实支农信贷资金6000多万元,发放退耕还林补助1827.28万元。二是通过推动优势农产品生产、流通、转化,不断夯实了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基础。在促进粮食产业发展上,重点实施并完成了义井片5700亩、大临河片15000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积极推进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努力促成了玉雄公司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2005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6.74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0071万公斤,同比增长1497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在促进蔬菜产业发展上,不断强化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新增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5万亩,并获得了架豆、马铃薯两种蔬菜无公害生产产地认证;整顿了蔬菜市场秩序,规范了蔬菜交易行为,保护了广大菜农、菜商和蔬菜经纪人的利益;逐步完善了现有有形蔬菜市场功能。与此同时,我们还组建了蔬菜产业化服务中心,为蔬菜产业的做强做大提供了组织保障。200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10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6亿公斤,同比增长2亿公斤。在促进畜牧产业发展上,突出抓了奶牛养殖。全年淘汰低产和病残奶牛2000余头,购进高产奶牛2600余头,改良奶牛6460头;组织发动奶农、鲜奶经纪人新建起59个奶站,累计达到72个;完成草地治理面积14.3万亩。全县奶牛养殖再度走热。2005年底,全县奶牛存栏数达到22797头,增幅达到了27.9%。在林果产业发展上,重点抓了生态建设。全年完成25公里通道绿化工程,4万亩农田林网工程,4.2万亩退耕还林工程,11.2万亩荒山造林工程。以七大行业发展为重点的工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一是白酒、炉具、陶瓷等传统优势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开发产品、拓展市场进一步做强做大。二是10家国有、二轻等传统劣势企业的改制,按照退、破、转、租、卖的原则全面铺开,并且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三是通过招商引资、争取国资、吸聚民资,加快了调产项目建设步伐。2005年在促成玉雄淀粉糖品公司15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下原平钢铁公司电炉炼钢项目、同朔水泥公司20万吨水泥生产技改扩建项目建设的同时,帮助2004年第四季度以来引资建设的晋华等6家煤炭运销加工企业投入了运营。这些煤炭企业在煤源紧张、原煤涨价的形势下,上缴税金1533.2万元,成为我县财政增收的一大新亮点。此外,我们还和许多大型乳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接触,最终使乳业巨头之一的雅士利集团落户我县。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4.8亿元,同比增长2.7%;工业增加值完成1.38亿元,同比增长2.3%;上缴税金3573.4万元,同比增长12.1%。以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的三产结构调整步入轨道。一是多措并举加大了旅游产品宣传促销力度,使木塔景点的游客数量由10万余人次增加到11万余人次,门票收入由240万元增加到425.3万元。二是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编报一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同时,和台湾籍佛教界著名高僧慧礼法师达成了开发建设龙首山文化园的协议。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2005年,全县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782亿元,是2004年的2.8倍。这笔巨资的投入拓宽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在提升城市功能方面,根据年内编制出台的《县城总体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旧城修建性详细规划》,全面启动了旧城改造工程。截至2005年底,旧城改造一期工程拆迁面积达到11.31万平方米,涉及740户居民,53家单位,其中1—3标段、应州宾馆、交通小区的改建工程全面铺开。与此同时,总投资4000万元的西苑小区一期工程基本竣工,可安置居民260户,有效地缓解了旧城改造住户分流的压力;总投资1800万元的县城集中供热一期工程告竣,供热能力达20万平方米;总投资4190万元的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完成投资3200万元,土建工程、设备购置安装、污水总管网和旧城支管网的铺设全部完成;投资60多万元,对县城主要街道进行了表面处理;整合了水力资源,完善了供水设施,实现了县城居民的全天候供水。在环保设施建设方面,投资30万元建成了空气质量周报站;投资400多万元治理了21家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使其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完成投资1000万元的桑干河大桥桥体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000万元的交通大楼主体工程;完成总投资2700万元、全长7.815公里的洗朔线过城段城南改线工程的路基工程;投资1760多万元,完成402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投资100万元,完成了龙首山文化园4公里盘山水泥路建设工程。此外,我们通过积极争取,使北同蒲铁路延建项目落入县境。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投资430万元,完成了大黄巍、臧寨两乡25个村砷氟改水工程和7个单村的饮水解困工程;完成了9.5万亩小流域治理工程;完善了上甘港、门寨、大临河共4.5万亩高效节水园区和10个乡镇、30个村的水利配套工程。在信息设施建设方面,争取省移动公司投资1900万元,完成了电子政务工程和山区32个村的村村通电话工程。
  社会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上,通过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安置就业和再就业人员2231名;利用信息网络与20个大中型城市劳动力市场、20多个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劳动力供求关系,共输出城乡剩余劳动力6.65万人。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上,进一步扩大了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启动了工伤保险,完成了下岗向失业保险的并轨。2005年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入保额达到1434万元,同比增长50%;失业保险金征缴额达到141万元,同比增长了13.5%;征收医疗保险金109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5630人,同比增长了15.1%,360名农民开始受益;争取回上级养老基金700多万,为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提供了保证。在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上,对1995年以来197名转业士官、城镇义务兵、进藏兵进行了安置和重新安置,安置率达100%。同时,我们还想方设法落实了城市低保对象、受灾救助对象、困难户、五保户的待遇,协调解决了一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一是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政府领导和组成人员依法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57件,政协委员提案46件,办复质量进一步提高;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审计、监察监督进一步强化。二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成了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推动了村民自治;组建了九个社区服务中心,促进了城市居民自治;完善了公开办事制度,政务公开、企务公开、村务公开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三是市场秩序整顿卓有成效。集中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农资打假、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商业欺诈行为、打击非法行医行为等活动,创造了公平和安全的市场环境。四是信访工作得到加强。以贯彻《信访条例》为契机,完善了书记、县长接待日制度,认真组织开展了联动大接访活动,妥善解决了大量信访问题。五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12起;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308起,年内发生的5起命案全部告破;各级矛调组织排查调处矛盾纠纷33件。六是执法执纪队伍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公开选拔了20名警校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充实了公安队伍,缓解了警力严重不足的压力。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上,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强了优势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上,撤并了34所中小学;规范了招生秩序,使新招教学班班容量得到了控制;开展了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择优聘任了146名城乡中小学副职和中层领导,对全县3000多名教职工实行了全员聘任制;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先后完成40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建筑面积4.4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到2984万元;认真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共免书本费、杂费138万元,受益农村学生近7000名;为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从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中聘任了110名教师、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考录了90名教师。上述工作的开展,扭转了基础教育滑坡的态势。2005年全县高考本科达线人数达到 578人,专科以上录取人数1785人。在推进文体事业发展上,经常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发挥了传统优秀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的激励作用;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础上,组队参加了全市首届全民运动会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推进卫生事业发展上,加强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启动筹备工作。在推进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上,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和工作队伍建设,积极拓展优质服务领域,认真落实奖励扶持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2005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8‰,同比下降1.88‰。文物保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