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应县财政局局长 曹宝骥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4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向大会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财税目标任务,把握财政困难县的实际,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全力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保障全县财政健康平稳运行,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各项事业顺利发展,圆满实现了年度预算收支平衡。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68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04%,超收8万元,同比增长2.08%,增收40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3917万元,为预算14180万元的98.15%,短收263万元,同比下降3.76%,减收54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69%,其中增值税完成5754万元,增长0.97%,增收751万元;企业所得税完成2393万元,增长45.74%,增收601万元;个人所得税完成186万元,下降36.52%,减收107万元;资源税完成41万元,增长17.14%,增收6万元;城维税完成726万元,下降2.02%,减收15万元;房产税完成622万元,增长60.72%,增收235万元;印花税完成551万元,增长4.95%,增收26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897万元,增长53.6%,增收313万元;土地增值税完成389万元,增长72.89%,增收164万元;车船税完成942万元,增长4.43%,增收40万元;耕地占用税完成214万元,下降79.7%,减收840万元;契税完成1147万元,下降50.92%,减收1190万元;环境保护税完成55万元,增长52.78%,增收19万元。非税收入完成5771万元,为预算5500万元的104.93%,增收271万元,同比增长19.58%,增收94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9.31%,其中专项收入完成1677万元,增长11.65%,增收175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1592万元,增长256.15%,增收1145万元;罚没收入完成2186万元,下降19.52%,减收526万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完成308万元,增长91.3%,增收147万元;捐赠收入完成8万元,下降61.9%,减收13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293771万元,同比下降11.63%,减支38657万元。按功能科目分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449万元,下降20.03%,减支5122万元;国防支出69万元,增长115.63%,增支3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1593万元,增长5.06%,增支558万元;教育支出41575万元,下降19.87%,减支1030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95万元,下降62.72%,减支32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9693万元,增长20.72%,增支166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3326万元,增长12.61%,增支8209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8125万元,下降36.51%,减支1042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1910万元,下降33.59%,减支602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0860万元,增长6.63%,增支1297万元;农林水支出59255万元,下降6.94%,减支441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0585万元,下降13.46%,减支1646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834万元,下降78.82%,减支3103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982万元,下降71.57%,减支2472万元;金融支出669万元,下降30.46%,减支293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709万元,增长19.23%,增支437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099万元,下降32.24%,减支52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078万元,下降53.41%,减支6968万元;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559万元,增长107.04%,增支289万元;其他支出416万元,增长37.29%,增支113万元;债务付息支出2774万元,增长14.96%,增支361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6万元,增长33.33%,增支4万元。
3、预算调整和变动情况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总财力360036万元,其中上年结转27150万元,当年财力为332886万元,比县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一般公共预算财力230822万元(县本级可支配财力150683万元和共同事权转移支付80139万元)增加102064万元,其中,县本级可支配财力达到190500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39817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达到142386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62247万元。县本级可支配财力增加的39817万元中,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增加16371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加6030万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增加115万元,2023年省对县级财政奖补资金增加700万元,2023年省对县财政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考核奖励资金增加300万元,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奖励资金增加150万元,一般债券资金增加6500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资金增加7500万元,政府隐性债务化债引导奖励资金增加511万元,2024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增加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收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增加487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减少4264万元,其他各项结算补助增加1021万元。增加的财力,经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批准,79991万元已做了预算调整。其余的22073万元,包括再融资一般债券资金增加75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增加4872万元,上解支出增加4417万元,共同事权和专项转移支付增加5284万元,现提请本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审议通过后全年预算调整全部到位。
4、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全年收入总计36003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8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77818万元,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4000万元,调入资金632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5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7150万元;全年支出总计32890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377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659万元,一般债券还本支出8356万元,调出资金253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58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下年支出31128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46122万元,其中上年结余6588万元,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793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165万元,专项债券资金收入19900万元,调入资金2536万元。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7933万元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930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443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76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136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248万元。
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0221万元,其中本级基金支出2930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4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900万元,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资金4872万元。本级基金支出29306万元,按功能科目分类:资助国产影片放映4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510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4018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185万元;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227万元;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安排的支出116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179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1016万元,专项债券支出15039万元,债务付息支出3398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7万元。
202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46122万元,支出预算执行40221万元,年末结余590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901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4年,城乡居民养老、机关事业养老两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计122328万元,其中本年收入51839万元,上年结余70489万元;两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执行45192万元,本年结余664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77136万元,具体收支执行情况为:
1、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8348万元,其中本年基金收入32503万元,上年结余25845万元。本年基金收入32503万元中,保险费收入9176万元,财政补贴收入22725万元,利息收入254万元,转移收入293万元,其他收入55万元。基金支出30511万元,其中养老金支出30492万元,本年结余1992万元,年终滚存结余27837万元。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3980万元,其中本年基金收入19336万元,上年结余44644万元。本年基金收入19336万元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6236万元,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100万元。基金支出14681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2973万元,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708万元,本年结余4655万元,年终滚存结余49299万元。
(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0426万元,其中本年基金收入16236万元,上年结余34190万元。本年基金收入16236万元中,个人缴费收入3360万元,利息收入328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1796万元,委托投资收益736万元,其他收入2万元,转移收入14万元。基金支出12973万元,其中基本养老金支出11852万元,个人账户支出1108万元,转移支出10万元,其他支出3万元,本年结余3263万元,年终滚存结余37453万元。
(2)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3554万元,其中本年基金收入3100万元,上年结余10454万元。本年基金收入3100万元中,个人缴费收入1717万元,利息收入151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231万元,转移收入1万元。基金支出1708万元,其中基础养老金支出985万元,个人账户支出721万元,其他支出2万元,本年结余1392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1846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683万元,其中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67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万元。支出预算执行2636万元,其中本级支出1174万元,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资金1457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支出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047万元。
(五)财政专户资金预算、财政存量资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4年财政专户资金预算收入2191万元,支出预算执行1988万元,年末结余203万元。
2024年财政存量资金预算收入2353万元,其中本年清理回收2337万元,上年结余16万元;支出预算安排1447万元,其中农林水支出756万元,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55万元,文化旅游、卫生健康、道路交通等民生支出136万元;存量资金预算年末结余906万元。
(六)政府性债务变动情况
2024年年初政府性债务余额193919万元,当年新增债务43900万元,其中再融资一般债券750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16500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53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146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4256万元,年末债务余额223563万元,法定债务率68.32%。
(七)落实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预算决议及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2024年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全年财政收支运行平稳,重点工作有效落实。
一是财政收入任务圆满完成。财税部门依法依规组织收入,确保应收尽收,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68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04%,同比增长2.08%,增收402万元,是全市唯一收入正增长的县,全年收入计划圆满完成。
二是争取上级支持成效显著。在全省全市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加大向上级争取资金力度,年初预算财力性转移支付比上年增加8388万元,在此基础上,年度运行中新增上级各类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02064万元,其中一般债券资金14000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资金750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6574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23666万元,主要是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16371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6030万元,省市对县级财政工作考核奖励资金1265万元等,全县预算财力由年初预算的230822万元增加到332886万元。同时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9900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资金5300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7225万元,共计争取各类资金129189万元,较好地保障了财政“三保”和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三是“三保”保障责任严格压实。严格落实中办发【2024】79号文件精神,压实“三保”责任,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需要,切实防范化解“三保”风险,全力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兜牢“三保”底线,全年“三保”投入17.1亿元,同比增长3.57%,民生性运行性支出21.4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1%。
四是重点民生项目保障有力。加大重点民生项目资金保障力度,筹措县级预算资金、政府债券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6.17亿元,重点保障了教育、文化体育、市政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改造、城乡道路建设、高铁站站前广场、千万工程和“两新”、“三北”工程等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有力地保障了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五是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加强。在对全县74个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和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的基础上,对133个预算部门(单位)的505个项目开展了绩效自评工作,涉及财政资金81654.58万元;对13个重点项目开展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涉及财政资金70004.65万元;同步在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了2024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全县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纳入规范化、常态化运行轨道。
二、2025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做好财政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财政工作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兜牢“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强债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人民至上,坚守为民情怀,为全面实施“六大工程”、推动“六大转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应县篇章,贡献财政力量。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20085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06%,比上年完成数增长2.02%,其中税收收入14585万元,非税收入5500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财力
根据测算,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为278463万元,上年结转31128万元,本年财力247335万元,比上年增加16513万元,其中县本级可支配财力162975万元,同比增长7%,增加10970万元;上级财政共同事权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补助84360万元。本级可支配财力162975万元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85万元,返还性收入4122万元,原体制补助1301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98239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9019万元,固定数额补助9964万元,产粮大县奖励补助1821万元,各项结算补助1453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971万元(含共同事权和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安排的支出12949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根据年度预算财力,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78463万元,其中县本级预算支出安排162975万元,上级财政共同事权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支出安排84360万元,上年结转支出安排31128万元,具体如下。
(1)县本级预算支出安排162975万元,其中:
——人员工资性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安排106155万元,增长0.5%,增支540万元,其中2024年7月调整工资及提高社保缴费基数相应增支5907万元,社区三岗十八级人员及农村网格员工资增支194万元,企业养老保险补助增支2904万元,城镇居民集中供热补贴增支500万元,军转安置经费及城乡涉军人员生活补助增支683万元,抚恤费增支50万元,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增支76万元,社群健康助理员社会保险缴费增支21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县级配套增支11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托底减支9889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障性支出减支417万元。
——民生政策性配套支出安排7962万元,增长6.5%,增支487万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营养餐县级配套增支155万元,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县级配套增支22万元,公立幼儿园办学经费增支671万元,购买民办学位资金增支418万元,污水处理提温、提标工程增支250万元,农业保险政策性县级配套资金增支78万元,个体工商户“惠商保”县级配套增支25万元,送戏下乡县级配套增支60万元,其他因素减支1114万元。
——运转性支出安排11756万元,增长11.22%,增支1186万元。
——法定支出安排3546万元,增长14.53%,增支450万元。
——税费改革支出安排4341万元,增长16.47%,增支614万元。
——专项项目支出安排4063万元,增长90.66%,增支1932万元。
——发展性支出安排7230万元,增长22.42%,增支1324万元。
——回收专项资金支出安排12949万元,其中2022年中央基建投资预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788万元,2022年省级耕地开发项目专项资金743万元,国家文物保护资金(木塔院内排水工程)602万元,就业资金192万元,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中央资金13万元,中央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奖励资金91万元,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资金7533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987万元。
——预备费安排2020万元,增长132.18%,增支1150万元。
——上解支出2953万元,增长713.5%,增支2590万元。
(2)上级财政共下达共同事权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84360万元,按上级下达的支出科目安排支出。
(3)上年结转资金31128万元,按结转用途安排支出。
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8463万元。按支出功能预算科目安排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958万元,增长21.15%,增支505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6578万元,下降9.7%,减支707万元;教育支出34842万元,增长2.59%,增支878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03万元,下降13.7%,减支64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866万元,下降45.12%,减支317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0992万元,下降2.96%,减支2166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8493万元,下降4.07%,减支78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7487万元,增长116.08%,增支939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9345万元,下降14.26%,减支1554万元;农林水支出53690万元,增长6.8%,增支341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7699万元,增长14.47%,增支973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830万元,增长33.01%,增支206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144万元,下降23.27%,减支347万元;金融支出322万元,增长5266.67%,增支316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464万元,增长151.63%,增支269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492万元,增长40.79%,增支1881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66万元,下降50.92%,减支276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410万元,下降40.13%,减支945万元;债务还本付息支出4979万元,增长36.22%,增支1325万元;预备费2020万元,增长132.18%,增支1150万元;其他支出1230万元,增长34.17%,增支314万元;上解支出2953万元,增支2590万元。
另外,按照申报专项债券要求,对2023-2024年安排的长征路南延线雨污分流及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南开街道路和雨污分流及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和塔南路雨污分流及瑞东南路道路改造工程三个项目的一般债券资金800万元,按政策要求调整使用。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1、收入计划
2025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8650万元,上年结转590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704万元,新增专项债券资金转贷收入1510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30358万元。本年政府性基金收入8650万元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85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00万元,污水处理费专项债务对应项目专项收入300万元。
2、支出预算安排
2025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30358万元,其中:
——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8650万元,其中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3366万元,土地出让业务费支出400万元;污水处理费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债券还本支出3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付息支出安排4084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安排500万元。
——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支出安排15103万元,包括应县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9000万元,应县第三幼儿园建设工程400万元,应县迎宾路雨污分流及道路改造工程600万元,应县金城东西街雨污分流改造工程2000万元,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再融资(消化粮食挂账)3103万元。
——上年结转支出安排5901万元。
——专项转移支付支出安排704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县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两部分构成。2025年两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20604万元,其中本年收入43469万元,上年结余77135万元;两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安排47764万元,本年结余-429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72841万元。具体收支安排如下:
1、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算23561万元,其中本年基金收入23561万元,包括养老保险费收入9400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3356万元,利息收入450万元,转移收入300万元,其他收入55万;上年结余27837万元。支出预算安排32314万元,其中养老金支出32314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9084万元。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算69206万元,其中本年基金收入19908万元,上年结余49298万元。本年基金收入19908万元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6611万元,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297万元。支出预算安排15450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3428万元,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022万元,本年结余4458万元,年终滚存结余53757万元。
(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算54063万元,其中本年基金收入16611万元,上年结余37452万元。本年基金收入16611万元中,个人缴费收入2692万元,利息收入445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3078万元,委托投资收益384万元,转移收入9万元,其他收入3万元。支出预算安排13428万元,其中基本养老金支出12215万元,个人账户支出1202万元,转移支出7万元,其他支出4万元,本年结余3183万元,年终滚存结余40636万元。
(2)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算15143万元,其中本年基金收入3297万元,上年结余11846万元。本年基金收入3297万元中,个人缴费收入1882万元,利息收入140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274万元,转移收入1万元。支出预算安排2022万元,其中基础养老金支出1040万元,个人账户支出979万元,其他支出3万元,本年结余1275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3121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
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000万元,主要是木塔、净土寺旅游门票收入,上年结转1047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6052万元。支出预算安排6052万元,其中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6047万元,包括购买木塔、净土寺门票经营权贷款还本付息支出1864万元,文旅公司运行经费450万元,文旅发展支出2686万元;上年结转支出1047万元;上级下达专项转移支付支出5万元。
(五)财政专户资金预算收支安排
2025年财政专户资金收入计划2206万元,上年结转203万元,财政专户资金收入总计2409万元;支出预算安排2409万元,全部用于教育收费安排的支出。
三、2025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措施
2025年,我们要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充分发挥财政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全力以赴保障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
县委、县政府已出台《关于坚持厉行节约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意见》,财政工作要在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强化预算约束等方面贯彻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做到“大钱大气,小钱小气”,集中财力办大事。一要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2024年财政一般性支出执行数比上年减少665万元,下降4.8%,其中基本公用经费执行数比上年减少420万元,下降4.5%,在此基础上,今年预算一般性支出预算比上年压减820万元,下降5.04%,其中基本公用经费比上年压减446万元,下降10.5%。二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充分盘活存量资产。严格在实物量标准和价格标准内配置办公设备,严控在办公用房建设和维修,推进公务舱建设和资产共享。三要持续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要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切实规范财经秩序,从严把紧支出关口,集中财力保民生、保重点。
(二)多措并举,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立足我县财政困难实际,多措并举,抓收控支。一要紧盯全年收入目标不放松,持续强化税收征管,深入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目标圆满完成;二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特别是要紧盯城市更新机遇,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抓上级政策与我县发展实际的结合点,积极申报争取一般债券资金、专项债券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借势发力,借船出海;三要深度优化调整支出结构,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严控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切实保障县级财政平稳运行。
(三)统筹兼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加大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统筹力度,打破资金分割,实现资金优化配置,根据不同领域需求,合理安排资金流向,确保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提高财政资金整体效益。持续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资产转让、出租、重组等方式,让存量资产重换生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缓解财政资金压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兜实“三保”,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要始终将“三保”保障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优先使用稳定可靠的经常性财力安排“三保”支出,确保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预算足额安排。要进一步压实部门和单位对本领域“三保”预算执行的责任,强化“三保”政策落实管理监督职责,形成多方协同、齐抓共管的“三保”工作机制。要完善财政运行监控,动态监测“三保”支出、库款保障水平等关键指标,避免发生风险,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年初预算民生性运转性支出安排20.8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9%,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五)深化改革,防范化解财政风险。
坚守债务风险底线,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建立政府债务“借、用、管、还”全过程监管体系,坚决遏制债务增量,健全化债长效机制;要充分运用国家及省级支持化债引导资金政策,争取更多化债资金支持。要着力防范财政运行风险,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财会监督格局,切实强化对财政运行、转移支付、惠民惠农补贴、社保基金等重点领域监督,为防范财政运行风险提供坚实屏障。建立财政与部门协同监控机制,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资金监控系统对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实时监控,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各位代表: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重挑战多,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应县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