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人民政府

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0-05-11 来源:

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0年4月29日在应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应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段清章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应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以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县十六届人大第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省“一个指引、两手硬”思路要求和全市“生态立市、稳煤促新”、加快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按照“提升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强县、全国陶瓷生产基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全年主要经济指标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达到预期,部分指标增速处于全市前列,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0.9亿元,增2.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12亿元,增12.5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2.1%,与2018年同期相比收窄1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16亿元,增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53元,增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05元,增9.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757亿元,增7.5%。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74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2%。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降幅,劣V类水体比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排放量降幅等约束性指标均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持续推进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现代农业稳步提升。以建设“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主攻,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不断调结构、提品质,现代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新增移动大棚2000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农田整理6.55万亩,建成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片一个。粮食总产量7亿斤,蔬菜总产13亿斤,粮经饲比例达到64288。加强与北京新发地蔬菜市场对接,提升“应州绿”蔬菜影响力。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3个,发展产地认证3.33万亩。畜牧业总体平稳,全县奶牛存栏、肉羊、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6.5万头、130万只、20万头。围绕新型工业提质增效,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并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扎实推进了总投资16.33亿元的18个产业转型项目,以陶瓷、农副产品加工、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规上企业达到40家。盛达包装和晋北废矿物油再生利用2个项目建成投产。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培植“小升规”企业4家。日用瓷产能达到10亿件,建筑瓷产能达到3300万平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融合。以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实施了净土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木塔与陶瓷艺术宫、迎宾公园、祗园广场等周边景点互联整合,举办了北京景山公园文旅推介会、首届应县乡村文化旅游节、乡村旅游风光摄影展等系列活动,木塔景区全年接待游客61.5万人次,同比增24.75%,门票收入867.79万元,同比增24.86%,创历史新高。

(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县委、县政府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全县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力以赴抓好项目招商引资和落地建设工作。项目招商引资成果突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先后举办了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应商应才助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恳谈会,参加晋津中小企业合作项目交流(天津)等对接推介活动9次,组团赴浙江台州、江西景德镇考察陶瓷产业4次,走出去请进来组织招商引资30多批次,共签约项目13个,投资总额29.56亿元,其中落地项目8个。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间节点,压实工作责任。有序开展一季度项目集中审批、二季度项目集中开复工、四季度项目集中竣工投产活动,全年80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复工,竣工项目45个,累计完成投资17.12亿元。

(四)改革创新稳步推进。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开发区“三制”改革基本完成,“三化”改革全面铺开,一些承诺事项基本实现并联办理,企业编报评批环节大幅减少,办理成本明显下降。用电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为21家企业争取了风电打捆交易优惠政策,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全县288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工作,推动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市、县交易平台对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为84家企业发放贷款4亿多元。启动农信社改制工作,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免中小企业税费6325万元,清理政府拖欠民营企业账款1376万元。推进木塔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完成“两权分离”,并成立木塔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实现了景区市场化、公司化运营。“双创”蓬勃发展,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952户,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7058户。

(五)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立足区域功能定位,统筹推进城乡融合,推动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完成了瑞东北路、梨花北路、东关街雨污管网及道路改造和集中供热改造、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等工程;集中整治了火车站和左砂路周边环境,韩原线动车开通运行。完成了书香园、安泰小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编制完成了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和5+1”专项规划,搭建起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扎实推进以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和交通路网建设为主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了桑干河6个沿河村庄垃圾污水治理、脱水蔬菜企业废水处理等工程,实施了133个村的垃圾治理、5 个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完成了沿河61家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工程,改造农村厕所3996座、农村危房2190户。打造了三门城、吴庄、小南头等一批示范村。投资3.7亿元完成了“四好农村路”、镇子梁水库大桥工程,实施了环长城旅游公路建设、韩镇线路基路面工程,乡村人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六)三大攻坚取得新进展。脱贫成果进一步巩固。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通过产业扶贫、光伏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生态扶贫、政策保障、贫困村提升、干部帮扶、企业结对帮扶等措施,全县累计实现脱贫629911972人。坚决贯彻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全力抓好“蓝天、碧水、净土”等重点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成乡村造林14.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0.18%;县城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到43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0.2%,绿地率达到36.1%,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0.2平方米。完成了县城集中供热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清洁能源改造3550户,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57家。实施了总投资3.8亿元的桑干河应县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温、提标改造、3个自动水质监测站建设和县城中水回用建设工程,启动4个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有效解决了沿河规模养殖场污染、脱水蔬菜厂废水外排等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整改问题,完成了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治理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持续开展恶意逃废金融企业债务、化解企业担保链风险、清收处置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专项行动,引导银行业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各类风险有序可控。

(七)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投入持续增加,全县用于民生性运转性支出12.4亿元。社保惠民范围不断扩大。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分别完成参保2.12万人、1.13万人、1.7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9.9万人。民政兜底作用有力。发放各类民政资金2.1亿元,受益群众6万人次。发放食品价格临时补贴983.7万元。养老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新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所,全县达到48所。全面推进教育振兴。制定出台了振兴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投资5370万元,实施了金城镇中学综合教学楼新建、县第七幼儿园扩建工程,完成了县一中公寓楼改扩建和城乡学校基建维修工程。启动开展了县一中新校区建设项目,与北方航空实业(北京)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建设山西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合作协议。发放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主任津贴和公立幼儿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增加了县一中经费投入,解决了搁置多年的中小学教师中级职称评定问题。县职业技术学校在朔州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58项,名列全市前茅。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加强,家庭医生签约12.8万人,为25.12万名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圆满完成免费产前筛查和城乡妇女“两癌”筛查任务。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完成422例,县中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繁荣文体事业。群众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圆满完成了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我县火炬传递,成功承办了山西省“金锁呐”八音竞技大赛。耍孩小戏《山村APP》获山西省第十八届群星奖。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严打整治,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着力整治突出毒品问题,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引深“平安应县”“法治应县”建设,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团伙3个,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县领导进接访大厅接访制度,集中开展整治规范信访秩序和信访积案化解专项治理行动,全县安全生产和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一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经济稳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一是经济总量较小、特别是工业经济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差,运行质量不高。二是投资结构不优,体量不大,经济增长缺乏大项目支撑。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仍然较重。四是县财政运行依然困难,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公共服务保障压力加大;民生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存在不少短板,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难度加大,巩固脱贫成果任重道远。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以更大的决心和有效的措施,举全县上下之力加以解决。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2020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冲击,我们要切实增强信心、变压力为动力,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沉下心来、扑下身子,苦干实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六稳”举措,坚持问题导向,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实现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和对右玉精神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决贯彻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深入落实市委“生态立市、稳煤促新”发展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聚焦“提升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坚决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加快建设全省现代农业强县、全国陶瓷生产基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在新时代奋力谱写“塞上绿洲、美丽朔州”的应县篇章。 

(二)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1、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扭负为正,力争达到7%

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8%,力争完成25亿元;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

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下降比例、全县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比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劣V类水体比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幅度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三、2020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坚持转型为纲,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立足产业基础,坚持龙头引领、园区承载,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高档陶瓷业。以打造全国陶瓷生产基地为目标,实施创新驱动,不断提高陶瓷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重点推进投资3800万元的博达瓷业年产2万台智能马桶项目,力争年内完工,推动形成日用瓷、建筑瓷、卫浴瓷、工艺美术瓷等竞相发展的格局;推进总投资7950万元的新波利年产800万件高档骨质瓷以及中陶、深源、正浩3个陶瓷花纸和烤花项目,力争年内建成投产,进一步扩张日用瓷生产规模,拓展延伸产业链条。继续承办好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进一步提升“应县陶瓷”品牌的影响力。新能源产业。以能源革命综合改革为契机,加快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做大新能源产业总量。重点推动投资4.4亿元的长城沟50兆瓦风电和4.46亿元的梨树坪50兆瓦风电2个项目,力争8月底前全部竣工投产;推动投资1.64亿元的白马石20兆瓦分散式风电、投资7亿元的吴庄100兆瓦农光互补年内开工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推进正北堂黄芪浓缩颗粒产业化和吉呈生物年产60亿粒植物空心胶囊2个项目竣工投产。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推进雅士利25克配方奶粉达产达效,推动恒岳年加工200吨中药材养生食品项目上半年开工。同时大力引进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推动发展蔬菜、玉米、土豆、黄芪、小杂粮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力争年底规上企业达到45家。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紧紧抓住全省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以文旅融合为路径,强化木塔景区龙头带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切实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优化木塔景区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推动应县木塔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直接保护管理。积极与国家和省级层面对接,推动山西省木构古建文化博物馆项目落地建设。建设木塔景区牌楼,改造广盈仓“民俗馆”,推动木塔、净土寺、陶瓷艺术宫、明城墙等周边景点互联互通,进一步拓展木塔景区空间。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总投资1.96亿元的木塔景区东侧、净土寺西侧两个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提高景区服务能力,完善旅游标识及设施配套,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求,力争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利用我县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培育生态游、休闲游、乡村游、养生游等新业态,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石柱山、龙首山、跑马梁等自然风景区上档升级,着力打造长城文化旅游示范区。积极申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依托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小石口村,启动3A旅游示范村建设,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加强旅游宣传促销。通过展会等多种形式,讲好木塔故事,进一步扩大木塔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发展商贸物流,支持经纬通达无车承运、铁水联运物流项目发展。

(二)坚持项目为王,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项目建设这个“主抓手”,以超前的战略眼光、超常规的工作力度推动项目建设,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招商引资。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和奖励办法,推进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见效。制定招商路线图和项目流程图,突出招大引强,推行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展会招商、成果招商,强化专业化集群化招商,实现招商项目的数量与质量同步;加强招商项目全过程跟踪,做好对接服务,力争年内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11个,圆满完成全年74亿元的招商引资签约任务。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2020年我县计划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90个,其中续建项目37个,新建项目53个,总投资92.06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29.22亿元。90个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5亿元以上项目4个,大项目建设实现了新突破。产业转型上,重点抓好高档陶瓷、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等领域的32个产业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抓好长城板块旅游公路、县城道路、供热管网、开发区基础设施等21个项目建设;民生改善上,重点抓好教育、卫生、民政、住房等领域的19个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生态治理上,重点抓好生态文明、环境整治、节能环保等领域的18个生态环保项目。

(三)坚持改革为要,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作为主抓手,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积极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严格落实市委“六个决不允许”要求,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深化审批服务改革,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大幅压缩企业开办、水电气报装、获得信贷、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全面推开“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完善“一门一网一次”服务。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制,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机制。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推进开发区管运分离试点改革。注册成立了开发区经济技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更多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运营。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开发区南区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利用土地增减挂项目,切实做好项目用地保障。抓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制定出台《应县贯彻落实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朔州工作方案安排意见》,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围绕电、气、新能源、绿色交通、清洁供暖5项试点目标和9大任务,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和现代化工业体系,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年内重点推进经纬通达铁路专用线、国新能源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中石油陕京一线2个开口阀室和加气站等项目建设。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在输配电价、电力市场直接交易等环节精准发力,继续完善“风电打捆”交易用电模式,加快实施差别化电价,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深化农村改革。继续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县乡产权交易中心规范化运行,引导农村产权入市交易。创新农业经营制度,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托管等多种形式,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运行,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逐步纳入医疗集团,促进县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托管帮扶结成紧密型医联体。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抓好带量采购、用药管理等政策落地,促进药价实质性降低;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税费优惠政策,深化“三农”金融服务,扎实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包联帮扶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专项行动,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四)坚持创新为上,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紧扣转型发展需要,培育创新主体,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支持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大力培育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全覆盖。以陶瓷产业上档升级、能源重大技术突破、农产品深加工等为重点,以企业为依托,推进科技攻关,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引导企业与国内知名先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技术改造,加强品牌建设。年内力争源达制杆、富彩陶瓷和东进陶瓷3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依托优尊陶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应县陶瓷研究开发中心,积极组建应县陶瓷研发团队,创办大师工作室;依托博达瓷业外贸团队,大力推进陶瓷产品自营出口。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积极与省农业科研院所合作,着力解决蔬菜病害防治等问题。充分发挥县职中省级示范校的作用,开展定点、定向培训,培养各类实用技术人才。围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加大技术、外贸、策划等方面人才招聘力度,引导企业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合理容错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要集聚创新人才,抓好“三晋英才”“青年拔尖人才”申报工作,充分发挥开发区经济技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引领作用,加快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道路体系和市政交通运营方式,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县城产业承载和人口集聚能力。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力布局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积极争取棚户区改造贷款和地债资金,推进县城西北角和东北角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打通木塔至烈士塔道路交通。推进县城供热锅炉及管网改造、市政管网“雨污分流”、道路扬尘治理、污水和垃圾处理、道路绿化完善工程。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加强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加大城建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抓好人防建设工程,规范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收缴和管理。

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大县城、大园区、大集镇、中心村”城乡一体化战略布局,合理规划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要素配置,发挥县城辐射带动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竞相发展的特色小镇和中心村,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推动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坚持规划引领,以打造“农业发展特色区、美丽乡村示范区、乡风文明先进区、农村改革先行区、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为目标,统筹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立足我县农业资源禀赋,重点围绕粮食、蔬菜、畜产品、中药材等农产品,在“特”字上做文章,在“优”字上下功夫,逐渐走出一条高质量特色发展之路。稳定粮食、蔬菜生产,推进草牧业发展,实施农田水利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新增耕地工程,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有机旱作农业,年内新建蔬菜移动大棚2000亩,新打造1个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片,新增牧草种植6000亩。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抓好重要农畜产品稳产保供。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应县紫皮大蒜”“乾宝黄芪”“雁云芪羊”“世贸园”等优质农产品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扩大产品知名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国家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村镇和田园综合体。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清洁行动,加大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力度,启动实施桑干河沿河9个村庄污水治理、剩余6座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完成4004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加强城乡交通路网建设,完成长城板块旅游公路高铁站至应县木塔段等4条道路改造和韩镇线路基路面建设工程,配合做好国道336应县罗庄朔城区东榆林段改扩建工程。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农村“三基”建设,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六)坚持力度不减,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

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树牢“交总账”“军令状”意识,持续加力,精准施策,不断巩固脱贫成效,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兜底相结合,增加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持续加大扶贫产业开发力度,强化农业科技培训,引导贫困户发展增收作用明显的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休闲农业等,提升贫困人口就业能力,确保每一个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创业,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严格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双签约”活动,全面完成危房改造,继续做好缺水村庄饮水工程的抢修维护工作,有效解决贫困人口上学、就医、住房、吃水等方面的难题。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认真开展“回头看”,圆满完成省委第三巡视组对朔州市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完善动态监测、返贫预警机制,做好脱贫攻坚普查,促进精准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不让一户困难家庭、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坚持高标准保护,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推进以龙首山、南山、桑干河沿岸绿化为重点的“两山一河”绿化工程,积极发展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圆满完成3.55万亩造林任务。开展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加快推进小石口水库供水工程和桑干河应县段河道综合治理与修复工程。全面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2019年工程。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坚持治污、控煤、管车、降尘,抓好禁燃禁放、秸秆禁烧、散煤管控等工作,推进经纬通达、福盛煤业2个全钢构环保封闭库项目建设,严格管控砂场、建筑工地、道路交通扬尘污染,提升空气质量。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开展桑干河清河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工业企业废水治理,完成地面工业污染源智慧监控和接马峪脱水蔬菜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联网。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国新能源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巩固提升农牧废水治理成果,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和监管,积极争取5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程,保证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积极开展农业面源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控制,改善全县土壤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队伍建设,继续保持环境监管执法高压态势。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协调推动金融机构多渠道清收处置不良资产、有效压降不良贷款。稳妥推进农信社改制化险。稳妥化解高负债企业信用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七)坚持高品质生活,不断增强民生保障能力

坚持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导向,加快补短板、强弱项,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就近就便就优原则,鼓励初中向县城集聚、小学向乡镇集中。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加快农村幼儿园、县城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全面铺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做强一中龙头,推行“选课走班教学”试点,积极探索普通高中特色办学新路子。强力推进总投资3.98亿元的县一中新校区建设项目,积极推动山西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建设项目早日列入国家教育“十四五”规划。继续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合理调整公办民办教育比例,加快解决民办体量过大问题。严格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复课各项工作,守好学校防线。优化配置教师资源,解决公办幼儿园、职业高中和特殊教育学校专业教师短缺问题,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分级诊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做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密防线,保障人民健康安全,推进总投资5209万元的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扩建工程。推动县医院开设心血管内科、骨科、肛肠科重点专科,支持中医院建设康复理疗中心,进一步提升全县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医疗集团的绩效考核,推动妇幼保健院通过等级医院评审验收。

扩大就业创业。扎实做好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村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贫困人口等就业再就业工作,落实好疫情期间各类企业缓缴免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持续推进全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继续加大各项社会保险征缴力度,加快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抓好夕阳红敬老院二期、殡仪馆和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进一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做好保供稳价工作。进一步健全价格监测分析、预警调控机制。强化对生猪市场和猪肉价格变化监测,落实物价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狠抓安全生产,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救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应急管理保障和应急处理能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实施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推进37个山区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持续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三下乡”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积极推动耍孩剧种申遗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扎实推进祇园广场足球训练基地项目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好整治突出毒品问题攻坚战,深化“法治应县”、“平安应县”建设,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水平。积极推进“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妥善处置各类信访事件。强化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切实抓好科技、人防、地震、民兵预备役、文史档案、民族宗教、残疾人、红十字等各项工作。

(八)坚持规划引领,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同步”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

确保“十三五 ”圆满收官。坚持扬优势、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对照全面建成小康 51项指标,聚焦我县人均GDP、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单位GDP能耗等26项短板弱项,全力突破、集中攻坚,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要全面总结“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绩,总结经验、分析不足,为编制“十四五”规划奠定良好基础。

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规划指标设定既坚持科学前瞻、尽力而为,给社会以良好预期;又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留有余地。聚焦补短板、强弱项,谋划一批关键性任务和创新性政策举措,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能力、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领域研究提出一批重点工程项目。

有序推进各类规划编制。同步开展发展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空间规划四大类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各项规划与“十四五”发展规划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加快建立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强化规划创新。坚持开门搞规划,扩大民主参与,广开言路,充分借助现代化信息平台,广泛征求群众、企业、基层一线的意见建议,发挥好专家团队的作用,提高规划编制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做到规划内容形式新颖,语言和内容通俗易懂。

各位代表,做好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指导监督,积极听取人民政协意见建议,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县新篇章!

 

县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秘书处                  2020年4月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体验最佳浏览效果!  网站支持IPv6访问
主办单位: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人民政府    
晋ICP备08001813号    网站标识码1406220002     晋公网安备 14062202000008号